眉山市彭山區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,探索創新“三級梯次服務——平臺公開交易——資質審查前置——風險應急處理”土地流轉四步機制,規范農村土地流轉體系。
一是梯次服務,高效整合流轉信息。財政出資5000萬元成立國有正興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,并在鄉鎮建立子公司,村社建立服務站,零距離服務農民流轉需要。運用市場化辦法開展全區農村土地流轉的信息收集、地塊整合、包裝推介和風險防控等業務。該公司的介入解決了流轉土地細碎化和業主投資規?;拿?,實現了“信息多跑路、業主少跑腿”。
二是平臺公開交易,有效配置供需資源。投資350萬元建成區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,與成都市農村產權交易所實現跨區域互聯互通,免費為流轉土地的農民及受委托的正興農業公司提供信息發布、交易鑒證等服務,平臺流轉實現了土地流轉程序的規范化、合法化和農民利益的最大化。
三是資質審查前置,保證流轉雙方權益。針對工商資本下鄉存在的經營風險和由此可能引發的社會矛盾,對投資業主進行風險提示和分級資質審查。流轉規模30畝以下的著重進行農業投資風險提示;流轉規模30畝-100畝由鎮人民政府(街道辦事處)審查;流轉規模100畝-300畝由鎮人民政府(街道辦事處)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審查,同時報區委、區政府分管領導審批;流轉規模300畝以上,由區農業農村局初審,報區人民政府審查。由各鎮(街道)、區農業農村局、區政府分級對投資人的資金實力、農業經營能力和項目前景進行綜合評估,寧缺毋濫。
四是實施風險應急處理,全程化解流轉風險。創新推行“風險評估——風險預防——風險處置”的風險防控機制,降低土地流轉風險。正興公司在簽約時分類收取風險保障金,并由此建立全區土地流轉風險處置專項基金,兜底處置風險,對業主退租的大宗土地,由正興公司采取“墊付租金—自主經營—再次招商”的模式,確保農民的流轉收益不受影響,有效化解風險矛盾。